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任务型课堂教学评价

QQ陆 2005-9-13 14:38 [复制链接]
学校要求写关于这个课题的中期汇报 期间几乎没有做过任何调查研究 各位 我该从哪下手啊  这方面的内容太少了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05-9-13 19:36:00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和作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什么是任务?

所谓“任务”就是“做事情”。 从非语言学的角度把任务定义为:自己或他人从事的一种有尝 或无尝的工作。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从语言教育学的角度把任务定义为:处理和理解语言的一个行动或活动。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

2.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学习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简单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3. 任务型教学的重要意义:

(1)任务驱动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在活动中所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生能够感到知识和技能在交际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及其价值,因而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的积极性。

(4)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内驱力。

(5)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因此在任务活动中进行技能教学,有利于培养责任心。责任心是完善技能的内在驱动力。

(6)在任务型学习中,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有较多的人际思考、决策、应变,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7)在任务型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有利于自然熟练地运用语言技能。

(8)在任务型学习中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法知识,因此有助于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9)学生在任务型学习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有利于较顺利地向真实交际过度。

(10)采用任务型学习的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有利于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各项目标。


 
发表于 2005-9-13 19:49:00

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浙江宁波江北实验小学 屠杏燕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国内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 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任务型”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指出,任务学习法的理论框架包括前期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点(language focus)三个部分。在前期任务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任务环阶段,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而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任务环由任务(task)、构想(planning)和汇报(report)三个部分组成。在语言点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   纽南(David Nunan)对“任务”的定义进行了归纳(1989):(1)、任务是指由教师控制和调节的、学生获得信息并经过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的一个活动。(2)任务是指练习和理解语言的一个行动或活动,如听录音画图等。(3)任务是指一系列促进语言学习的计划,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结果等基本特点。 二、“任务性”教学的设计原则(1) 面向全体的原则     布卢姆认为,教学既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找到每个学生都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2) 主导性原则     布卢姆认为,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制定或选择教学目标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要“以一种较特定的方式描述在任务完成后,学生应能做些什么,或者,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3) 完整性原则    要求教师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全面完整地处理好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者之间以及各领域内部地关系,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每各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4) 对应性原则   教学中采用的任何一种教学措施,都必须明确地对应于某一个(或多个)教学任务,每一个教学任务必须有一条(或多条)教学措施作保证,以使具体教学目标不致落空。 三、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结合小学英语教学,我确立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途径,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的“任务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小学英语第二册第28课为例来逐一阐述。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说“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Mike.” 2、 情感目标:通过对话教学,学生会相互问候并询问对方  名字 3、 能力目标:   (1) 能用Let’s practice中的人名和句型做替换练习。   (2) 能听说读写四会单词six和句型What’s your name?   (3)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做到学有所用教学过程: 1、 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  务的完成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Leading-in/Warming-up :    (1) 组织学生唱:The number song。    (2)朗诵数字儿歌:One two three four,                       Please have some more,                       Five six seven eight,                       I want a big plate,                       Nine ten, nine ten,                       Don’t forget eleven.    (3)师生之间进行问答练习: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How old are you? I’m …适量多形式的数字练习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尽快 进入课堂教学的氛围之中,更好的为新授作准备。 2、 While-task:(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 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1) 在教学He’s __时,我设计了一个“传话贴图游戏”。老师先在黑板上贴好八幅人物肖像图,在另一块黑板上贴有这些人物年龄和姓名的卡片,老师用He’s___的句式把相关年龄和名字的信息轻轻告诉该组的第一个学生,要求他们用悄悄话的形式往下传,由最后一位同学上来,选择正确的卡片贴在该组的图片下。这个游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由操练语言的机会,练习的面广,人人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想采用比赛的形式展开,这样场面会更热烈,课堂教学气氛会更活泼。 (2)是操练He’s my classmate____ .把brother改为classmate是由于用brother操练的范围更小,比较生硬,而用classmate就较为自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这里,我也设计了一个游戏:听音猜人游戏:是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来背对大家,请在座的一位学生讲一句英语,然后由全班提问Who’s that boy?让他用“He’s my classmate____”来猜。主要通过这个游戏来操练He’s my classmate___ 这一句型。      (3)是把classmate替换成brother学说,为了使教学更亲切,我出示本人和弟弟生活照并介绍说:He’s my brother. He’s my little brother.再示范读单词little,先让学生明白“little”的词义。还可用几个实例或手势做大与小的对比。在这里用真人的照片出示,而且还是老师本人小时侯的照片,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直观自然,对于学生来说吸引力更强,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3、 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任务情景:Bill 带着他弟弟Tim去公园玩,在公园 里遇到YangMing,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Bill: Hello, I’m Bill. What’s your name?            Yang: My name is YangMing. Who’s this boy?            Bill: He’s my little brother, Tim. He’s six.            Yang: Oh, hello, Tim.     创设各种模拟的或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情景里练习各种交际活动。小学生模仿性强,进角色快.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性,让学生模仿并表演.通过表演展开课堂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充分调动积极性,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也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在确定每课时教学任务时,要避免笼统地讲培养学生具备某种能力,应把它落实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要求或某项技能上来。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教学目标在表述上要尽量行为化,具有外显性和可见性,使师生双方都知道教什么、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这样的教学任务就具有了可操作性。 2、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真实生活任务源自真实生活,教师可以直接从真实生活中选择适合在课堂上开展的真实任务进行语言教学。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话可说。 3、 活动要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在任务性教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物理学家玻尔语)。教师不再处于独占讲台的静态格局,不再单一方向地向学生“灌输”教学,而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朝这既定的训练目标,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对教学进行评价和调控,再把信息反馈给学生,促使学生自我评价和调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发挥主体性,充分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融会贯通。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活动为主要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1、[英] 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程方平主编《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3、卢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研究”,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