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浅谈当今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牛惠姝 2005-8-4 09:03 [复制链接]
一、当今教育的新特征  
        当今社会,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必须明确,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是具有基础地位的,因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  教育还应认识到,人和社会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基本途径蕴藏在教育之中;振兴教育,使每个人都能不断扩展知识和才能,使每个人身上潜在的创造品质得以挖掘的希望蕴藏在教师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就决定了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对当今教育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当今教育在传统教育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主要内容有:
(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的重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 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的时代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让象财富一样埋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所有才能发挥出来,要让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要让人作为社会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教育的核心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教育的核心。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为此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要改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受教育场所仅限于学校的现状,变为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场所遍布于全社会。终身教育:“是使每个人的个性的各方面都尽可能充分、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紧密联系实际,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教育;是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出自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的教育;是重在培养人对未来和生活的冒险及探索精神的教育;是帮助人们去了解生活、了解各种变化趋势、主动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教育;是使人一生都在不断地受教育和学习,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教育。”   终身教育将使教育朝着更适应迅速变化着的社会方面发展。
(三)以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教育的基本目的
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这样描述:“根据对未来的展望,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以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识,既获取理解认识的手段,学会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可以使我们有尊严地生活,可以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学会做事,实践所学的知识,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四种学习有助于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有助于挖掘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学会生存,为的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以现代多媒体方式为教育的主要手段
“信息社会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不同,它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它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技术特征,以信息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的基础,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为标志”。  信息社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由于信息社会带来了:学习时空开放化、学习方式多元化、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现代化、
教材媒体由静态转为动态等变化,于是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以使学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主动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使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使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教育成为主流;在多媒体技
术和网络技术支持的教育学习中,使我们教师的角色由教学者转变为指导者、协调者、辅助者和顾问的角色,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时代的需要。
   
二、当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的提高,社会流动性空前增大,终身学习的需要,学习方式的改变,必将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无疑也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素质、组织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应更加强调如下内容:
(一)具有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做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教育的原典精神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才为本,关注人作为人的生存意义,努力从内在方面‘唤醒'人、‘生成'人和‘提升'人,而不是从外在方面‘训练'人、‘塑造'人和‘培养'人。”“教育是在外在的影响下,促使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发生深刻和自觉的转变过程”。“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精神交流与对话;是通过知识而使人获得解放;是人格的陶冶和人性境界的提升;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是通过关注人的内在生命,而为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国家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和平事业提供基础”。 教育的使命是育人,而教育所育之人,应当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必定是能促进社会进步的人。教育者只有在对教育有了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即形成了良好的职业认识的时候,才会产生强烈的教育爱,才会将教育当作事业去追求。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才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才能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才能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努力工作,勤奋探索;才能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使自己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才能以师爱的强大力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材、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教育爱对学校教育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爱是促进我国教育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愿望
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教学、育人模式方面改革的先决条件,教师如果认识不到信息社会的来临,不能更新观念,则无法适应21世纪的信息社会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就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新人。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间接的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        
1、当今教师必须了解到,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社会急需具有高度创造性,有很强自学能力和信息检索、获取、分析与处理能力的新型人才。所以,教师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更要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我校在开展研究学习和参与国家级EPD课题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实验上提出了“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同时将科研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选题、调查、查阅资料、拍摄照片、数据统计并做分析、还要学会撰写论文、进行答辩。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和设计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了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语言表达和团结协作的社会活动能力;发现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力。由此我们应该体会,积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他对学生的终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终身学习是人类解决未来面对的各种矛盾,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钥匙”,是一切重大的教育变革的指导原则。
2、当今教师要树立尊重爱护学生,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树立“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的教育观;树立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千差万别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学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教育应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尽可能发展的学生观。
3、教师应具有不断学习,力争做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迫切愿望。当今教育的新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需要的是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才能使教师工作实现: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由“教会知识”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转变,由使学生“接受” 到使学生“创造”的转变,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者,是积极参与教科研,进行教育理论研究的探索者,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反思的人。要完成好祖国和社会赋予教师的光荣而崇高的使命,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愿望,使之成为教育专家和教育学者。
(三)具有对创新教育的高度认识
在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重要的只要看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乃至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与教育和教师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很难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而且我们的教师应认识到,创新学习是为了帮助人们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是通过不断激发人们的首创精神,帮助人们以积极的准备面对未来的问题。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要进行创新教育,应具备如下素质:
1、关注人的发展性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文中指出:“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态。一个人只能在他未发展的某一点上发展,…我们说未成熟态就是生长的可能性。”   未成熟态就是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向前生长的力量。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的生长。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未成熟点,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发展需要,且发展要求是多方面的,同时没有发展的需要就不能发展,就不可能终身学习;没有单方面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体的可持续的发展。人的发展需要是人的行动最直接和最深厚的动力,有发展需求,就有创造的潜能。所以,教育和教师要关注人的发展,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人的发展潜能及潜在的创造品质,给人的创造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只要发现人、关注人、信任人,就可以发现和创造办法影响人和改造人。学生是一眼泉,开发的好,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应该做一位挖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也与创新能力培养息息相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和感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教师:
⑴ 充分认识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人格的平等才有互相尊重,学问的平等才有教学相长;
⑵ 充分认识对学生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有爱,对学生才有责任感、宽容、信任、欣赏;才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和性格;
⑶ 充分认识良好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⑷ 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3、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首先现代教师应牢固掌握普通文化知识,是因为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所以现代教师要有广博精深的学识才华;现代教师还应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还要了解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和学科信念等内容;与此同时,现代教师还应掌握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
4、教师应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构建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的体系,而教师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当今的教师,不是“教书匠”、“传声筒”、“照相机”,要创新就要对教育发展有前瞻能力,能迅速感悟、准确判断处于生成和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就要
具有教育智慧,及时把握教育时机,能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和决策,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就要尊重科学,不盲从和迷信权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就要善于进行科学研究,能创造性的把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融汇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去,对解决问题有自己独特见解和主张;就要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了解学科最前沿的动态,经常翻阅资料、杂志、论文等,要善于思考;就要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授人以渔,并且会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兴趣。
(四)具有自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将是信息社会中的一条信息学习高速路,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信息渠道,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给教育带来勃勃生机。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教材并非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教科书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冲击,现代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具备基本的网络操作与应用能力,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网络资源,才能使教材内容更充实,教学效果更为有趣,学习态度更为积极,改变教师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在信息社会的教育情景中,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习者,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如果在信息社会教师仍旧是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则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完善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素质同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的问题,要建设一支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们就应在探索完善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途径上下工夫。因为,“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了解当今高技术发展新成果的教师,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探索;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终身学习的精神,是学生成长的源泉。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的思考是:
(一)建设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干部队伍
我认为学校要建设一支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带好这支队伍,要调动这支队伍工作、学习、科研的积极性,就应该首先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干部队伍,并且教育教学管理干部的观念更新是关键。作为教育管理者最核心的工作是做教师的工作,那么就应该了解和掌握教师的需要、兴趣、气质、能力、性格、理想,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教师与职务及工作岗位匹配,才能向他们提供令人满意的工作条件;才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才能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才能改进领导工作方式,关注教师的自尊和荣誉的需要,作到以人为本;才能更加努力支持教师在困境中所表现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师充满激情和自信地积极工作,才能将教育教学工作越做越好,满足社会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做到这些,管理者首先要有意识的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拓宽思路、并不断地将学习的新知识用于实践,这种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的工作作风是工作与事业成功的秘诀。一支具有热情、有积极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会与管理者共同战胜困难,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为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这是既是教师职业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为此要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教师的在职学习与提高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
1、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
应该积极建立完善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摒弃职前一次性终结的教师教育的观念,在终身学习的架构下,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满足教师专业提升和发展的需求,他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构成要素,是教师促成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这种培训不仅可以是教育行政部门设立的专门学校,也可以实行开放性办学,借助各种社会资源,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教学观念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创造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多种途径。培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科技知识、人文知识以及高科技发展的新知识,以此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自我专业的成长,拓展自我的专业领域,以便使自己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免遭被淘汰的厄运,满足时代对教师赋予的重任。所以在职培训是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2、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创设环境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要给每一位教师提供成功、成才的沃土,并使每一位教师在一片充满潮气的沃土上,吸取养分、磨炼技能、填补空白、获取信息、武装头脑、更新观念、增长才干。除了在职培训和借助社会资源的学习提高,还应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更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环境:如积极派教师到外省市或出国参观学习,加强校际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为教师提供参与各种区、市、国家或国际级横向交流的机会,使之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实践和提高;积极推荐教师担任区、市教研室的教研员;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区、市、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积极为教师提高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提供各种方便和学习的机会;积极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脱颖而出搭舞台,支持鼓励他们冒尖,并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等。教师需要发展,需要关心,需要创造成就、需要激励与肯定,只要我们满足了教师的需要,教师会用无比的激情、全部的精力去学习和工作。
3、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努力探索建立优化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的有效评价机制,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是在不断发扬优势、修正不足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的。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科学评价,不仅满足了教师们希望得到劳动付出的公平评价的需要,同时还使教师找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看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引起教师对自己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反思,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对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学校也对的教师队伍进行了一次全面分析与了解,为下一步制定新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提供了客观依据。我们感到,科学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有利于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校工作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增强教师工作的竞争意识,它是教师队伍
的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研,是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培养专家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仅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因为,提高教学水平离不开教科研;探索进行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离不开教科研;培养新世纪和高科技时代需要的人才途径离不开教科研;保障学生潜力的持续发展,教师素质的持续提高,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教育质量的持续增长离不开教科研;实现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办学目标离不开教科研;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开展教育实验、探索教育规律、推动学校发展离不开教科研;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离不开教科研;自身教育教学的追求和发展同样离不开教科研。为此,应当采取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教科研,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应是教师队伍建设和继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我觉得今天的教师队伍要敢于向“自我”挑战;今天的教师队伍的思路要新、要宽、要深;今天的教师队伍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敢为天下先;要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开拓;这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定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为建设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努力。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05-8-21 11:03:00
谢谢牛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