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可见,在一个人的发展中,“合作”是多么的重要。这一点,霍红斌老师在他的《小学英语教与学》里作了深刻阐述。或老师提到:知识建构的活动不是封闭在个人系统之中,而是在向社会开放的系统之中,寻求在人们的相互作用之中知识建构的契机。人只有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我们在教与学中倡导的交流与合作,正是源于这种理论的实践。而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3-4人为一组,同学之间互动合作活动为主体,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众所周知,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学好一门语言,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活动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多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生活中,可以使学生体验更多相互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交流,学会交往,学会交际。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促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在课下也会“学以致用”。
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两个人交换,那我们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两个交换,那我们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你帮我,我帮你,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仅仅意味着安排学生按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去完成一个任务。它需要教师对小组活动过程各个方面,尤其结合具体学科的特点给予仔细的考虑和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很多,但前提是要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适宜,且每人都应有分工。如由谁组织、谁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成员必须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经常轮换,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明白各个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个成员应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发展为一个整合的群体。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这样小组就要确立共同的学习目标,且这个目标应成为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样成员之间就能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 同时,对于教师来说,课前要做大量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吃透教材,对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要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如在教授二年级第十单元颜色时,因为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一些颜色的单词,所以,课前我先出示一张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葫芦娃的照片,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组内学习讨论,回忆复习这七种颜色,对学习认真,说出颜色最多的小组,我就奖励他葫芦娃的小贴画。结果,孩子们兴趣高涨,大家互相提醒,互相纠正,语言输出极为顺利。而且,本节课还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学习与合作中,学生建构着自己的认识与知识,增长着才干。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迸发出火花,创造性地决问题,而且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将来参与竞争和培养团体精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