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读书,让灵魂深处有了宝藏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我更加发现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是多么的匮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每天只是是备课、上课、改作业等,就总是感觉没什么时间,一天一天很快过去,却没多大的收获。而《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盏指路明灯。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震惊之余,更让人思考。我们的工作追赶着我们去完成,所以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飞速流逝,其实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被一些事情追赶得不得不疲于奔命。于是一些课就是随心所欲,临上课之前翻翻教参,就算要开一节公开课,那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教参、杂志和网上搜索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知识,现在想想也蛮可悲的!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不读书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更应该多读书,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现在想来,我从走上工作岗位至今也没有完整的读过几本书,即使读了,也是被动的读。如果始终以这种状态工作的话,别说“灵魂深处的宝藏”了,人恐怕也要被抛弃了。为了能够让作为教师的自己有那个“精神底子”,就要多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这些伟大的真理。我们要去书中聆听和反思,那将成为我们享用不尽的财富!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13-8-21 13:08:02
当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你仍然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8-21 23:27:20
我们要去书中聆听和反思,那将成为我们享用不尽的财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8-25 09:32:31
活到了,学到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8-25 21:56:35
如果始终以这种状态工作的话,别说“灵魂深处的宝藏”了,人恐怕也要被抛弃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