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在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时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2.5.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责任问题
学生角色
1)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或机械地模仿、重复,而是积极主动地、有目的地尝试使用熟悉的或不太熟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体验、参与、探究、协商、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各种语言,充分提取和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巩固旧知识,构建新知识。
2)
学生不再是受训者,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积极进行交流、协商等活动。
3)
学生不是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下开展活动,而是在活动过程中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负责。
4)
在活动中他们不是纯粹的语言学习者,而是社会交际者、协商者、帮助者。
学生的责任
1.
自己做主,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
2.
搜寻和收集信息。
3.
筛选、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
4.
思考问题,设计方案。
5.
观察、发现、调查、实验、总结、归纳。
6.
实践方法、技能和策略。
7.
讨论、交流和分享观点与意见。
8.
得出成果
9.
汇报、陈述、阐述、描述和讨论结果。
教师角色
1)
教师不再是权威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的答案和结论并不是唯一的,往往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所完成的任务,其答案往往是开放性的。这种开放性的任务可能会使教师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影响。尤其是当学生做一些需要自己查找资料、归纳总结的任务时,学生可能运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是教师应调整自己的角色,与学生一起学习或向学生学习。
2)
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设法使设计的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创设生动的、与其生活相关的任务性活动,又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带来挫折感和消极因素,便违背了任务性教学的目标与初衷了。
3)
教师是监控者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着监控的作用。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关注课堂活动的进展情况,以便提供适时的指导和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