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08淮安观摩课评论处

jybear 2008-10-14 21:3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0 08:47:27
开始发奋努力了...
发表于 2008-10-20 15:13:02
Uncle Lee 的课是集体的智慧结晶,咱们无锡的课还是挺拿得出手的!为你们骄傲!但是,对于从A语篇切入单元教学的处理方法一定是一个趋势,教材是南京人编的,A部分的教学研究人家南京人早就有突破了,南京人上不好谁上的好?(特级教师顶着呐)哦,他们已经在研究单元复习课了。《现代与经典》有人去吗?课有看头哦!
发表于 2008-10-20 16:10:33
偶没去,有点可惜,看视频学习一下个
发表于 2008-10-20 16:55:58

向鼻涕虫讨教

“鼻涕虫”先生/女士,你好!谢谢你的批评,如果我在这一贴中的语气过了,伤害了谁,实在抱歉。但是我是就课论课的。至于那节课的独具匠心,你是否可以在这里向大家解说一下,这样的论坛,我们更需要深入的探讨,你认为呢?
还有,一直不能上节漂亮的公开课,这确实是我的遗憾,我也一直在努力。不过,公开课上不好不代表我就没有教学研讨的权利,更不能说明我的教学研究水平低下,因为,很多公开课其实是一个团队的综合体现,大多数上课教师只是代言人而已。
所以,我相信我的品味不会比上公开课的老师差。
发表于 2008-10-20 17:11:16
A部分的教学研究人家南京人早就有突破了,南京人上不好谁上的好?(特级教师顶着呐)哦,

94楼,你说的这句话我有点意见,我们这里也有特级教师,还是我们的教研员呢,我们的课上得也很好啊,呵呵
发表于 2008-10-20 20:36:04
呵呵,这里的研讨气氛很浓嘛!我从头认真读了每一个帖子,我觉得对一节课的评价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思考,观点不同这很正常,我建议,既然是研讨就应该就课论课,不要波及其他话题,更不要伤和气,我相信凡是到这里来的,都是抱着学习、交流和提高的目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是吗?走进这个论坛,我们就是朋友,就是一家人,彼此还分什么你们、我们、南京、无锡呢?
发表于 2008-10-20 23:12:56
完全同意楼上的观点。而且,现在的公开课也好,赛课也好,有哪堂课敢说是上课的老师自己独立备课的?与其说这堂课好,那堂课不好,这个老师素质好,那个老师素质不好,不如说这个团队好,那个团队更好。还有,看到某某的影子,不如看到有自己的新的突破更让人值得期待和学习。
我没这个荣幸去听课,但是通过你们的评论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大家只要学一堂课的优点,完善自己的教学就好了。
还有,公开课嘛,自己看看就好,至于自己怎么上课嘛,还是要自己捉摸的,要考虑自己学生的学情的。先进的方法是好的,人家能这么上,你不一定能够这么上,得考虑自己的学生能否接受。
发表于 2008-10-21 00:48:37
sunnie说得极是!
发表于 2008-10-21 08:03:12

感叹于牛网

看着Uncle Li成长,陪着他参加这次比赛,看到赛场中参加观摩的老师们的认同和评委的关注,不仅想上牛网来看看大家的看法,以利于他进一步提高,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却鄂然发现这里的版主纵容着一个牛人LiLei!(牛网需要以此形式使之牛起来?)
一个小学英语教师的成长是不容易的!要帮助缺乏语言环境的10-13岁的孩子们跟遗忘做斗争,吸引他们的注意,唤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使用英语的自信心,教师自己需要持续不断地积累语言底蕴和教学智慧,他要勤奋,要象一块海绵一样孜孜不倦地吸收,他得有悟性,要不断问为什么?去追寻教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去追求理想的教育境界.去保证在每一个40分钟中尽可能说对了该说的几句,让孩子们真正会用几句,40分钟过后的后悔和遗憾尽可能少一些.这样的一个过程,有些人穷尽一生,也只会说比以前好了一些.在学问面前,往往是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所知甚少,态度会更谦虚谨慎.我相信沈峰老师看课,肯定也是会考虑教师素质上课水准,课堂设计意图和效果之间的改进途径.她决不会因为在研究整体教学,就完全否定其他教学方式和尝试.这一位LiLei先生/女士(感觉更象古代尚需缠小脚的女仕,可能本人有点武断,因为看不到或不愿看别人长处,并孜孜以咎之,不太象男士作风,或许是生长环境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士,在自己未得到别人认可之前,仍处于自我保护的心理状态,自己做不到的事,就进行一番否定).所幸他也将离开南京去美国进修,可以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不过希望他能够改变一下心态,能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否则他到了美国,又会说, “美国的课堂太乱!” “美国人用的英语不地道!”......
再来说说Uncle Li 的成长过程和为什么他能够从无锡选拔赛中出线.Uncle Li是我们区新教师招聘时的第一名.工作第一年获无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过一年五年级,三年六年级,今年是第五年工作.他带的班的成绩一直是很优异的(他从不喜欢自己吹嘘,但是他们学校教导和我们领导都知道他的出色).他有四年指导学生和英国学校进行笔友联系的经历.在英国进修过两个月.在全封闭英语夏令营中做美国老师的助教.明年初将被派往美国做互访老师.他在一支强有力的学科队伍中成长:校学科组强手如云,聪明幽默,协作共进;他是希望之星班成员(带队老师英语八级,曾去新西兰进修,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来锡讲座时的翻译,中央电视台口语大赛无锡赛区评委),进行高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他是区名师工作室成员,导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我们使用的教材的编写者.他的同伴----名师班成员大部分出国进修过,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一等奖,如全国优秀录像课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微型课一等奖执教者;他是华师大课题研究基地的成员,每个月聆听教授们的指导并参与课堂教学现象的剖析.他的成长是理性思考加灵活实践的结果.为了选出无锡地区最佳人选参加省的比赛,无锡市教研中心组织了赛课,各区教研员在课后当场投票,市教研员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监票,结果是Uncle Li以最高分出线.
他的这节课是众人智慧的结晶.无锡各区教研员开诚布公,谈了对六年级课堂教学PART A的处理构思,就他的课堂设计给予了中肯的建议.在众人的帮助下,Uncle Li终于在淮安展示了他对小学六年级课堂教学的理解.他的课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以幽默的态度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第一步是引.将情景体会,词汇理解和初步听说认读,语法知识的初步感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第二步是托.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节,帮助学生从对话教学中生成听,说,认读的能力.(本人才浅学疏,但是不怕露丑,到现在还是认为PART A是对话,而非语篇).第三步是推.推动学生从听说转向使用关键词形成语篇的能力.这里尤其要提一下,语言能力养成的六条要素中提到了有效的大量输入,接近真实的环境,大量的输出等,另外一点是许多老师不太敢实践的:非语法规则的语言输入,这要求教师有着深厚的语言功底,Uncle Li在课堂中看似随意的点评和交流,妈妈的来电,记者的采访,都是使得这堂课有着令人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韵味的细节.在深圳罗湖区,这样的教学实践已经卓有成效.本人曾经在那里听小学四年级的课,六年级的辩论,深深感觉到江苏和深圳的距离.这次观摩活动后,有些看课的老师看不出妙处,还凭着本身非常局限肤浅的一些知识大肆进行讥讽,感慨之余我为这样的老师扼腕叹惜!如果学校或区赛课不能出线,要学会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是语音,语言底蕴,对课堂的设计或调控不够好,那么努力提高,总是能改进的, “如果习惯夜晚对着电脑说话的”,可以分一部分时间看看China Daily,多模仿好的语音材料,多看看中央9台等,可以学的东西很多很多,对沈峰老师的仰慕可以以你自己的努力提高来实现,不能只停留在对别人的批评上!不多说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希望LiLei老师对我的直言不讳不要介意,我的目的很简单,希望大家在牛网上都能学到点东西,最终上好每一堂课!欢迎Li Lei从美国回来后给无锡的老师来展示一下课堂教学,我们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 本帖最后由 shinezizi 于 2008-10-21 08:09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21 08:17:36
呃,我突然发现,一场辩论由此展开!
凭心而论,在十四节课中,能够让人觉得还有点看头的课并不多。虽然,我只是一名看者,也虽然,本人的水平很稀松平常。
诚然,每一节课当中,更高明的老师也会有缺漏的,哪怕是沈峰老师亲自上。
为什么我们不多看看那些值得学习的东西呢?
我发现,这一帖已经成为互相攻击的帖子,Lilie30的感想全朝着Uncle Li不足上想,而坛子里的无锡的坛友又为此据理力争!
说实话,我不习惯这样的讨论氛围,搞得跟南京、无锡两派在争斗一样。
那我们就在边上“坐山观虎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