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柳儿[yzp99205]
内容提要:小学生学习英语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在学习英语初级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感知学习的乐趣。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的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懂外语、善交流的外向开型人才。特别是英语,作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种,颇受世人青睐和重视。如今华夏大地到处涌动着学习英语的热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英语学习关键是从娃娃抓起,是一个学习英语的最年龄段,是培养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学好英语贵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万事无成。
小学英语更是如此,小学生有着学习语言的优越性 :
1、小学生期是语言的最佳时期。
首先,根据神经生理学对言语中枢的研究,超过青春期,语言能力侧向大脑左半球的过程已完成;其次,控制发声器官的运动神经技能在10-12岁时开始衰退。因此成人学习另一种语言比小学生学话要困难得多。有人曾统计过,成人学第二语言,只有6%-8%的人可以说得上是不带母语的方音,而小学生却能学得十分地道,不带任何母语的特点。
2、小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强。
记忆对学习来说至关重要。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是记忆语言材料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信息输入来看,记忆可分为意理识记和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依靠重复进行的识记,主要是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简单的重复。”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单词、短语和常用语的记忆一般都属于机械记忆 。心理学研究证明,五-六岁的小学生机械记忆能力最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减弱,八岁和十二岁分别为两个减弱期。小学阶段正是机械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开展英语教学。
3、小学生求知欲强,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兴趣。
他们学外语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要有家长老师的鼓励,环境的影响,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保持浓厚的兴趣,即使学得不够好,也不会产生自卑而丧失信心。
4、小学生社会融合性好,易于接受不同的文化。
在外语学习上,小学生年龄越小,越愿意开口,愿意与人交流,说错了,他们也无所谓,不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从而获得更多的使用和接触英语的机会,逐步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对于外国的文化,他们没有太多的成见,容易接受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待人接物方式等,为今后深入了解西方国家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尽管有如此多的优越性,但小学生的一个最大的劣势就有可能将这些优
势发挥不出来,那就是小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不能让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对于不感兴趣的事不会尽力去学缺乏耐心。因此在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英语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有以下的建议
一、 调动热情 激发兴趣
德国教育家茅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如果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中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用录音或录像设备结合一些其他的直观教具为学生们创设一些情景,将他们要学的句型或对话融入其中,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购物对话时,用录像机先录下商场里的情景及喧闹声,再将对话录在其中,这样,学生们应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操练,学生感到生动有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可用图片、猜谜、游戏等方法。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好学生年龄、心理特点遵循英语教学原则,精心设计组织好每堂课,使教学有新鲜感,趣味性。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学习效果也必然好。
二、 创造氛围 培养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以愉快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取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的关键是:使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课堂中教师学生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情感和思想交流朋友关系。这种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教学实践证明:一些学生偏爱某门学科,往往是因为他们觉得教这门学科的老师和蔼可亲,能理解、关心他们,他们也就很乐意上这位老师的课。学生学习心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就快,学得也就扎实。因此,老师应重视投资,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心唤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不断给学生输送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感情信息,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信心百倍地迎接学习任务。
三、 学会交际 保持兴趣
语言是生活中人们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应努力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操练英语并在实际交际中提高应用能力。
在“ I’m hungry”一节中,我先让学生了解饮料食品在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会让他们各自说说各自喜爱的饮料,然后结合生活补充大量的饮料的名称,如sprit (雪碧)、pepsicoal (百事可乐)等。接着我请学生猜猜泡制红茶的成分。大家极有兴趣,你一言、我一语,tea、water、milk 等,当他们得知红茶还需lemon (柠檬)和sugar(糖)时,一个个目瞪口呆,怎么也想象不出加糖、加奶、加柠檬后的红茶滋味。还在商店里买一些饮料给学生品尝。
联系实际的语言活动使教学在生活中得以延伸,课堂与生活距离的浓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交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学生特别喜欢展示自己对表演的欲望特别强烈,经师生示范后,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表演。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话,逼真的语言交际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很有帮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在成功感,就会增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兴趣必然会持久。
四、 优化教法 提高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的大脑刺激单调,从而使兴趣转化为抑制,进而产生学习的厌烦情感。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规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我在教学和一些资料中总结了以下以下几小点仅供参考:
①情景教学
充分创设语言情景,使教学内容情景化。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利用实物、投影仪、电视录像、图片、简笔画或身体语言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自然情景或模拟情景中学习和使用各种场合所需的正确语言材料。例如在教三年级 Let’s go to the park?时,我利用图片和投影片引出动物园中动画情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使他们轻松愉快气氛中学习语言技能,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②角色扮演
小学生爱说、爱动、善模仿,羞怯感较少,并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教材中的大量对话可以进行情景交际教学,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学习和愿望,而且为他们学习语言结构理解语言功能和参加语言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例如在教三年级第九单元“shopping”时,我在学生初步学习理解课文后,安排了一个课时让学生话剧表演。学生接受任务后,个个积极奋战,分角色熟背台词,自制表演道具,课前反复排练,表演课上,各组学生争着上台一显身手,欲与他组比高低。角色表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③游戏
现行小学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语言结构知识,提供了许多开展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老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寓教于乐,将知识性、娱乐性融为一体,使学生学的既主动又轻松。例如猜物造句游戏:在讲台放置一盒子,盒子装着事先放入的各种物品,老师不断从盒子中取出物品, 同时让学生猜是何物,并要求学生运用“there be”句型讲述,在反复的游戏训练中,学生不知不觉便掌握了物品的名称及所学句型。
相信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发现,不断总结,致力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和提高,真正做到使学生为“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会学”“学多”和“学好”。学生就会感知英语语言魅力,有信心学好英语。
参考书目:
1、《心理语言学》 桂诗春编著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 ,1-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