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

greenwu 2012-11-4 16:53 [复制链接]
一、缩小分化  有效衔接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接到的新班级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之前教材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但现实中往往是难以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学生在初学英语的时候都充满了激情,但是过了一个阶段,有的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的小学毕业生没有基本的学习英语的能力,初中老师在接到一个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的时候,教学的难度非常大。这就需要小学老师深入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使这种局面尽快得到好转。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固然非常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在如何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有些老师缺乏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有好坏、老师的责任心和方法有差异,因此,在小学阶段极易出现英语的两极分化现象。如何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避免学生出现对英语学习的厌倦心理是促进学生适应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条件,是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深入做好的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缩小英语的两极分化呢?笔者认为关键有三,其一,小学老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对英语学习接受较慢的学生,而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给予鼓励、辅导和帮助,使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努力赶上班级水平。其二、上课方式应多样化。假如,上课老师语调平淡,毫无教学激情,方法单一,毫无趣味可言,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伴随的当然就是一些不良习惯的滋生和发展。其三、多研究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长期在小学任教,而不去拓宽自己的视野的话,老师会只看自己所接触的方面而没有创新的热情,思考的角度也会比较片面或狭隘,难以突破定势思维的局限。因此,小学老师要多参与初中的教研活动,努力学习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益经验,经常互相交流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形成科学的、全面培养学生的教育观念,掌握高效而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二、细节管理   全面提高
初中生的课堂学习容量较大,节奏较快。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较小学里更扎实,由于考试的压力,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更细。但正是为了适应考试的要求,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掌握更多的英语技能,所以相对于小学里较注重对学生听、说、读等口语技能的培养,部分初中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偏重于语法点的讲授和书面的练习。长期以往,学生对语言的交际能力会逐渐减弱、学生对英语能力仅局限于书面(也就“哑巴英语”),而不会在生活中真正地运用。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还要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体验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和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因此,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能否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学习策略等习惯,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是落实教育的全面性的根本。
1.循序渐进  逐步过渡
学生进入初中后,英语学习步入正规化。考试的压力增大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老师第一天就请学生默写单词,默错的重默,或是逼着学生完成一些难度过大的任务,而完不成就批评、责备。这样或许能在短期内解决学生的词汇问题,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会快速提高,但是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会有所挫伤,学生的主动性也得不到培养。所以,笔者认为老师一开始还是不要急着转变学生原有的英语学习习惯,而要多了解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先以学生熟悉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如给没有英语名字的学生起好英语名字,课前唱唱英语歌曲,课间做做英语游戏等,使学生逐步过渡,逐渐适应初中英语的学习要求。老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健康、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喜欢上英语课,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明确规范  养成习惯
学生刚进入初一的阶段,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期。这个阶段,学生在心理上对英语学习又会充满了期待,包括对新教材的期待,也包括对新老师的期待。因此,老师们就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光对学生进行学习常规的训练和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培养,如上课发言积极响亮、交际训练主动大胆、各类作业及时完成等。初一新生刚开始上英语课是很拘束的,对老师充满了疑惑和担心,不知道新老师会不会喜欢自己,会不会很严厉等等。所以老师上课要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对于学生回答的错误也要抱着宽容的态度,使学生敢于犯错、敢于主动举手询问或回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一开始就对学生太严厉,课堂的气氛就会不融洽,而且会产生一种以老师为标准的依赖或被动学习的思想,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会产生障碍。对于一开始就拖拉作业的同学要及时问明原因,并督促他及时补好,不能让其养成经常拖拉作业的习惯。并挑选一些能干的小干部,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的英语学习,如选两个课代表和几个小组长负责每天的英语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的检查和反馈,促使学生养成每天背诵课文、默写单词和复习笔记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全面培养   各有所得
学生的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否善于自学、提出、解决问题和质疑等学习能力的强弱更对学生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命运。学生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靠老师长期不懈的培养。当今社会的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全家的希望都只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所以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老师们应树立为所有的家庭服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意识,应力求把握所教科目的各个年级段教材的要求和各年级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教。若没有机会进行大循环教学,平时也要多听各个年级段的英语课,以便在备课时制定的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更适应所教的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获得了技能,又得到了为人处事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老师不仅要确定对大部分学生的教学要求,对于其中的后进学生,更要制定符合他们发展的学习目标,每一堂课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目标可能需要分成多个层次,才能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激励作用,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4.持之以恒  有效提高
在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老师就可以自如地开展课堂教学了。老师们要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并且积极思考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是否有针对性,真正让课堂教学有效化。如,针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老师就得根据不同的年级的学生水平定期为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阅读材料,使学生每天都有大量的词汇刺激,达到“温故而知新”。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学生学习的潜能是无限的,老师除了有效利用好校内教学时间以外,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学习英语的道路很长,有的学生虽然在小学里英语成绩较差,但并不代表他在初中里学不好,只要老师善于班级常规的管理、把握好中小学英语的衔接教学、切实落实好各年级段的教学目标、细化每个教学行为,定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使每一个孩子都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走得更轻松,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对接,让孩子的品德与成绩衔接,帮助孩子打造美好的未来。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12-12-9 21:28:02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12-21 15:19:45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