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2]Sample Text
刚教完五年级第三单元,结尾是一首英文儿歌:《Hobbies》。也许是对音乐的钟爱,加之自己本身教学英语,我开始关注这些歌曲。但是学生们反映,老师很少教歌,只在开课时,形式化地唱一唱。也包括我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随着知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今天,就英语儿歌,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多年来,歌曲用于课堂一直是我国外语教学中一个被忽视的资源。有的学生学了几年的英语,竟不能完整唱出一首英文歌曲,而在英文课堂上英文歌曲的学习更是少之又少的事,充其量,歌曲只被作为书面材料提供学生学习,或者在由家长出资、私人组织的语言学习班里被教唱。而且外语教学是否应用歌曲作为素材以及如何利用,到如今也没有一个很令人信服的说法。这是因为很多人认为歌曲对英语教学、学生应试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用之处。与其花时间教歌,还不如多讲几个单词,多授几句句型来得实在。更何况,它也不是日常交往的形式,不能作为测试的内容。但是,是否英文歌曲对教师教学以及孩子学习没有任何作用呢?并非如此!那么,儿歌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作用呢?我不全面地总结了一下,具体有两方面:
首先,英语儿歌可以帮助引出新的授课内容。通过学唱英语儿歌,学生在事先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的情况下,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中,达到感知的目的,从而从无意注意中获得知识。当教师确定预定目标,需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时,歌曲又能帮助学生对已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忆。如:教师可在教字母的认读前,教会学生唱“字母歌”,当正式认读字母时,让学生先唱字母歌,唱到所要教学的字母时,就出示卡片,引出新授字母,随后就此进行认读字母的教学。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英语儿歌还能在巩固操作中发挥作用。如果单用强化训练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巩固训练,往往会使他们产生疲劳感。然而利用音乐来刺激大脑神经的兴奋点,对巩固记忆有一定的效果,为此我们可以把要巩固的单词来替换歌词里的单词,如:“morning song”中有一段歌词:Hello Peter! hello John! hello Linda! hello Tom!其中的人物名称可以替换成课本教学用的新人名来唱:Hello Rose! hello Mike! hello Mary! hello Jim!这样使其与原词、原曲的节奏和旋律相吻合,让学生在融洽而宽松的学习气氛中,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已经出现了一定难度的语法知识。如何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记住有关的语法知识呢?我们只有借助学生对儿歌的兴趣,把知识的运用规律融入到儿歌当中,让学生通过儿歌来理解、区分和记忆,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学have和has,
I have a dog,you have a clock.
He has a little fox , oh, my dog!
I have a bun, They have a gun.
She has a little son, and he can run!
学生熟练掌握后,只要把具体的人套入儿歌中相应的人称代词位置上,便容易多了,经过多次替换训练,学生对 “有”这个动词的用法规律理解的较好.
然后又提到了最近刚学完的五B第三单元中的歌曲《Hobbies》,我清楚地记得去年去听王丽英老师上这单元,她就是用唱歌的形式直接跟学生对话,孩子也唱着答,情绪很高。而如今,我用了相同的方法来利用这首儿歌,孩子们一个是:“Do you have any hobbies?”
另一个则是:“Yes I do,Yes I do ,I like taking photos!”合作地很带劲,不知不觉中,有效巩固了句姓和词组。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开始认识到,歌曲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颁布的《全国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歌曲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级(三、四年级)要求能唱简单的英文歌15-20首,说歌谣15-20首;二级(五、六年级)要求学生能表演歌曲或简单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可见,歌曲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师应培养和提高自己这方面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