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是全国通用语言,我们小学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交流语言,在各个领域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人进行交流。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还是“哑巴英语”,有时读得懂,说不出,写得出,说不好。每当需要用英语来进行交流时,即使要用的是课本上刚刚学过的对话,也说不出来。就其原因,我总结了一下,有一下几点:
一 不重视
受考试的影响,对口语重视不够,存在重书面语轻口头语的现象。教学注重讲解发音,注重语法规则,却不注重语言表达和交际。这样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尽管对语法规则掌握得好,课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却听不懂,也说不出来。真正和外国人交流时,感觉有好多话想说却很难用英语表达出来。
二 害羞
有些学生害怕说得不好会被其他同学笑话,缺乏说英语的自信心,以致课堂上不敢发言,表现得很害羞,干脆不开口。
三 没氛围
课堂上通常是教师讲,学生边听边记笔记,很少有学生口语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说英语的氛围,也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或英语的习惯。
针对这些情况,我总结了几个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一 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我们的学生词汇量很少,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甚至连我们学过的很多单词都不会拼写,还有些学生一直抱怨背了单词记不住,所以在平时,我们老师可以介绍几种背单词的方法。1、对于平时我们课本上所学的单词就是需要学生反复去记忆,使用的多了也就会背诵了。2、在平时讲解练习中,特别是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中,碰到的生单词可让学生去背诵,充分利用我们手边的英语资料。 3、对于学过的单词可以分类别记忆,比如说study 近义词learn ,long反义词short,quiet副词quietly等。
二 练习对话
教育专家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深入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特定的“说”的情景,使学生努力开口练习。我们学英语最大的缺点就是缺少语言环境,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书本上每个单元都有主要句型,每个单元都给出了一个话题,如怎么样与陌生人交谈;怎样表示喜爱与厌恶,赞同与异议;怎样纹路与指路;怎样发出与接收邀请;怎样处理电话等。要使学生灵活运用这些主要句型,就要让学生多操练书本上的句型。在学生熟练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进行造句或写相关句型。这样可以使学生练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继而全面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手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每天上课前五分钟进行free talk
学生学习的知识毕竟有限,我们的学生不会使用所学内容,也不会灵活运用这些语言,老师要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我每节课的前五分钟都会安排好2到3个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所写的主题进行演讲,学生可以自己定主题,比如说写我的家人、我的爱好、我的学校等,字数在100字左右即可,课在课前交给我修改,主要修改一些语法错误,演讲玩后我还会针对这些演讲稿提一些问题,请其他同学进行回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己写的能力,又打开了他们的思维,还复习了学过的内容。主要是锻炼他们开口说的胆量。每天轮几个学生,所有的学生都在这短短的五分钟内得到了训练。
四 补充文化背景知识
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必须要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西方归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节假日等,注意区分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对所学的英语这门语言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兴趣。这样有助于英语的口语活动。
以上几点是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要注意的是这些活动要坚持每天练习,每天尝试。偶尔的训练是不够的。随着英语口语交际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多的学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我们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索,为创新教学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