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感觉都有。
教学第一年,满腔的热情,任何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引起自己极大的兴奋,仿佛那成绩的取得是自己的一样。慢慢的,平和下来,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惊喜。心态好像变老了一样,时常觉得自己开始变地波澜不惊了,事实上并非如此。
遇上了难题,自己讲了一通又一通,可是学生并没有领情;平常的题目,说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学生们还是自说自话,错误照出;回家的作业,苦口婆心,学生依旧给教师“留白”……此种情况,举不胜举,教育似乎失败了,心中没有了刚开始的愤怒,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委屈,自己付出了真心、真意,可是我们的孩子并没有领情,都说爱是无私的,可是爱也是要有所回报的,只是一味的付出,没有收获,没有几个人会继续,教学过程是一种相互影响的过程,学生由于教师的热情而兴奋,教师由于学生的积极而更加的深入浅出……如此的良性循环,令人期待。
实际的教学总是有那么多的遗憾,对学生发脾气只是自己无能的表示,教育方式的转变才是解决的根本,为什么学生会忘记作业?那么这些忘记的作业是不是对于明天的学习有多大的关联?能不能使学生的作业更加有效率,委屈之后常常扪心自问,布置作业,教学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为什么学生会不专心……仔细想来自己也是一个“问题”老师,有了“问题”的老师,产生“问题”的学生也不足为奇了。从发怒到委屈,再回到释然,心态不一样,关键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中自己心态的改变,为了让委屈不在重现,还是注重实效,注重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成绩靠着课后的补习得到,那是教师教学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