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向往美国,看看美国人的追求吧! 对于杰斐逊,其实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们和有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甚至超过了华盛顿,称他为反专制、反暴政的民主斗士;他一生对暴政、对专制深恶痛绝,对自由、民主无限向往,而且终其一生而为之奋斗,美国人称他是“自由王子”,是“民主之父”,其人品之高尚,境界之高远,对人类自由福祉之关心,且成就之伟大,不仅影响了美国,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而且还将永远下去,人类还将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他的思想心脏建立起来的文明制度的福祉。
杰斐逊由于对教育有这样的认识,他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是美国第一个提出完备初等教育的人,他提出公民要义务完成初等教育。杰斐逊在生前为自己写过一篇墓志铭,他说,我死后就把他自己棺盖的志铭刻于他的墓碑上,不要增加一字,他希望人们记得的就是这些。他写到:
《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弗吉尼亚大学之父——托马斯•杰斐逊安葬于此。
墓志铭极其朴实无华。杰斐逊如此壮丽伟大的一生就是用两行字写完。在人们看来,当了八年总统、评价如此之高的杰斐逊,就干了这么三件事:两篇文章,一所学校。《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翻成中文约2000字左右,而且还不是他一个人写的,他只是主要作者,另加一所大学为,如此而已。今天看来,历史也证明,而且人类未来也将继续证明,绝不可小看这三件事,美国能有今天的强大和繁荣,就与这三件事密切相关。
先看第一件事《独立宣言》。这篇《独立宣言》是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战斗的一入篇檄文,它历数了英国殖民统治在美洲(美国原十三州)的种种劣迹和暴行,它宣布了一个事实:我们十三个州在独立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正义的。从此,原美国十三州的人民,在《独立宣言》的鼓舞下,以开始较为弱小的实力赶跑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者,从此,就有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独立宣言》的价值还远远不止此。《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一个官方的、具有法律效果的形式,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之……”这样集中阐述了天赋人权的先进理念。《独立宣言》所宣扬的天赋人权和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后来又写入《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中,成为美国民众、政府、政党的共识。从此,“人人生而平等”就成为美国梦,成为美国人两个多世纪以来所追求的梦想。
第二件事是《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这个《法令》奠定了美国的宗教方针和宗教政策,使美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大的宗教争端和排斥仇杀的事件,这比起欧洲和亚洲就要好得多。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连绵不断,打击异端、火烧科学家的事件时有性。杰斐逊就是在这个《法令》中规定:万教并存,政教分离,极力主张信仰自由、宗教宽窄的基本理念,可以说这种理念使美国宗教相互共存而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而富有正义,使美国宗教真正成为圣洁之源,道德之源,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他在《法令》中写到:“谬误并不可怕,如果谬误不允许别人反驳,就十分可怕。”“如果政府的权力干涉到思想领域,那么,这个政府就是腐败的”《法令》极力倡导思想包容和思想宽容,洋溢着人类的最高理想和智慧,展示了一个伟人的博大胸怀和精神境界,以及宽容精神的人类美德。
第三件事是创办弗吉尼亚大学。这是杰斐逊的又一杰作。他晚年立志于办教育,建学校,四处奔波,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这所学校。他亲自选址,规划,建筑;亲自选定教材、校训、校规,聘请教师,选定课程。专家认为,弗吉尼亚大学至今还是最适合于学习研究的地方,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开阔幽深,意境悠远,富于自然和人文气息,传统和现代的和谐兼容,充分表现了杰斐逊的思想境界和教育理念。
杰斐逊十分重视教育,对教育一往情深,晚年倾注全部精力和智慧奉献于教育。他为什么这样重视教育呢?他说:“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他认为他一生致力于反专制、反暴政,致力于建立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如果人民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国家不是由受过教育的人组成,他的努力和梦想都将成为泡影,或者如同沙上建塔,顷刻倒塌;或者如海市蜃楼,终究是幻境而已。他一生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奠定了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框架,美国今天的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之强,饮水思源,其发轫之初就得益于杰斐逊总统。
这一教育理念把美国教育提升到了与美国民主、自由密切相关的境界。杰斐逊曾反复说过,一个国家的民主、自由只有教育才能得到永久保证,反之,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是专制、暴政的温床。而美国的后继者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成为社会和民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这一理念影响了美国教育二百多年,这一理念使美国教育具有天生的独立性和社会良知,使美国永远没有专制和暴政的藏身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