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6A教学随感

新学期第一堂课
又一个新学期来临了,虽然教了6年的书,可还是一直在思考着该如何才能有一个好的教学开端,于是开学的第一节课我还是主动向班主任主动争取了一节课,而且还特意在网上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虽然各有说法,但我觉得还是大同小异,一般都不主张第一节课就马上教新内容或是复习很多的内容,于是我决定在第一节课上和同学们能有初步的了解,并建立一个较好的印象。
因此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和同学们打招呼、相互问好,接着相互介绍了一下;接着问了一些诸如:“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英语老师?”“你们对方老师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等等,他们中有小部分同学的回答竟然说得非常在理,而大部分的学生则笑而不答,看来他们觉得在没有了解我之前觉得还是沉默比较好。既然这样我觉得也没必要一定要勉强每个学生说,于是我话题一转问他们“How do you spend your holiday?”,因为长假刚过,学生们对暑假里的事情一定还没有忘记,问这样一个问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复习句型“I often…Sometimes…”以及相关的词组如“watch TV, do homework, take photos, go to…”等,还可以渗透6A第六单元的新单词“holiday”,一举多得呀,果然效果不错,在我用英语介绍了我的暑期生活后,同学们都有了想说的欲望,他们一点都不觉得这是在上英语课。
    本来在进课堂之前害怕55分钟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可一会儿功夫时间便过去了,可惜还有些预先安排的事还是没有完成,不过我想以后和同学们相处的时间还很长,第二堂课我得和同学们再次明确一下英语课堂常规,再教一些新内容……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05-9-9 15:31:00
                    第一单元第2课时随感
第2课时的教学我从上一堂课的“What does it mean?”引出“What dose this sign mean?”,并在复习标志含义的同时新授“It means you shouldn’t…”的新句型,并告诉学生should和shouldn’t叫做“情态动词”,后面跟动词的原形,学生很快便掌握了这个规律。
在出示A部分对话中三个标志时又教授了“It means you must…”的句型,并强调must比should的区别,接着又穿插教授了词组stay away from…, the bird’s cage, make noise等。
优点:句型的教学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引导学生体验了语言的多样化,如:在教学了标志“Danger”表示:You must stay away from the building.后,学生马上想到标志“Keep off the grass”可表示成:You must stay away from the grass.这是我上届学生没有运用到的,因为在课文中的表述是:We shouldn’t walk on the grass.那么我认为这两种表述的方法都很好,正好体现了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性。
不足之处:1、在表示“Do not touch”这个标志的意思是,有的学生说成了:It means you shouldn’t not touch.这里多加了not,意思反而改变了,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故意提醒学生要注意,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果然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2、备课时准备把A部分对话全部完成,可事实上只完成了正文部分,考虑到第一段的介绍背景知识部分有好几个生词,所以没有再教学,得移至第3课时,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了解不够。
发表于 2005-9-9 15:32:00
                   第一单元第3课时随感
第4课时我安排了U1的D、Ask and answer和E、Read and match两部分的教学内容。
D部分的教学还可以,我先和学生进行Free talk引出句型Can I …?及其应答,几组训练后,让学生们分组将书本上的四幅图进行了操练,操练的过程中发现have an ice-cream这个词组学生有些不会说,另外“吃晚饭”have supper(或have dinner)以前未接触过,其它的内容还可以,上节课选定的英语小组长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后我安排了一个Practise in pairs让学生们发挥想象,自己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学生们颇感兴趣,不过考虑到时间紧张,所以没有大面积的交流。
E部分应该来说是个本课的难点,可是总的感觉处理得不够理想,到下课时显得非常仓促。原因是本部分内容中新的单词及词组较多,如果要上到理想的状态的话,花整一节课也不为过。我一开始想,通过做一些动作引出几个词组,再借用一些实物及图片引入几个单词,然后把短文理顺,最后再让学生演一演,可结果最后一个环节非但没完成,就边学生最后齐读的机会都没留下,学生学得没劲,我也不知到底该如何处理更恰当。周三市领导来调研时,沈老师说把这一部分也可以纳入在教学Keep off the grass时教,下次也可以作一下尝试,或者再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我也可以从中得到些启示。
发表于 2005-9-9 15:36:00
时刻关注着,欢迎来六备,期待与你分享你教学上的精彩。。。。。。
发表于 2005-9-12 16:59:00
欢迎古今同韵的到来。

发表于 2005-9-20 09:14:00
古今同韵,加油!!!!!!支持你!!!!!!!!!!!!!!1
发表于 2005-9-20 19:47:00
我今年也是教6A,感觉教材改了之后,教学任务减轻了不少.古今同韵的教学随想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在教学新课之前,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音标教学完了.我觉得对学生更好的读准音还是很有帮助的.[em44]
发表于 2005-9-22 17:21:00
一节课有55分钟吗?"have supper"在三四年级出现过啊!
发表于 2005-9-27 07:50:00
我现在二单元快结束了,但我们班有个同学到现在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都不知道,这个问题我几乎每节课都问他,但是他总是不会回答,我真是有点哭笑不得了.
发表于 2005-9-28 18:21:00
今年我也教六年级,我觉得有必要进行音标教学。而系统的给学生讲音标又挺枯燥的,效果又不是太好。所以我把它们分散在每节课中,对照音标表,边学新词边学音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