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明代十三座城门

lyjym 2005-7-6 12:19 [复制链接]
http://www.jlgczx.com/8/3/01/13.swf
















    聚宝门因其面对聚宝山,出就是今天雨花台而称,1931年,改名中华门。它是在南唐江宁府和南京建康府城南门的基础上拓建而成的,整个城门占地16512平方米,由三个翁城、四通城门、27个藏兵洞、两条礓礤和一条坡道组成。

    四通城门每门各设木门和千斤闸,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集我国古代城池、军事防御设施,成为研究军事、建筑科学史极为珍贵的实物例证。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05-7-6 12:20:00



    三山门京城西南第一门,下邻秦淮,原为南唐时的龙光门,以南眺三山故名。又因内外秦淮进此,俗称水西门。此门与通济门略同,规模次与聚宝门,是通往西郊——上新河的重要要道。五十年代,门券及右侧城墙拆除
发表于 2005-7-6 12:20:00



    石城门,京城西南第二门,位于三山门与清凉门之间,该门原为南唐府城的大西门,原执政26年,1366年,朱元璋下令改驻应天府城,利用杨吴的大西门并加以扩建,增驻翁城。;因其正对石头城,故命名石头门。因与另一水城门——今水西门内同为西出城门,一为水门,一为汉门,民间便习称它们汉西门。因汉旱同音,入清以后,逐渐演译为汉石城,并一直延用至今,汉西门由二个翁城,三道城门组成,三门直对一条直线上,因所处地势险要,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古代南京城防的所要。
1997年,市政府修复了石城门及部分翁城,并题名为市民广场即市面上民文化广场
发表于 2005-7-6 12:21:00



    清凉门又称清江门,它座落在城西清凉山脉的西南部,城门地处偏僻,明清、明国都避而未用。清凉门规模小于神策门,由一道城门和一圈椭圆形翁城构成 ,现嫡楼无存,其余基本保存完好。清凉门城内外高低错落较大,门外左右地段约1000米长的明代城墙是用城砖直接砌在了这红色的山崖上,虽然高低不一,由南向北,呈起伏状,逐渐升高。。
发表于 2005-7-6 12:21:00



    定淮门在清凉门以北,古平岗西头,初名淮远门,门外是三叉河河口,秦淮河流此入江,故名。60年代门券及南侧城墙拆除。
发表于 2005-7-6 12:22:00



    仪凤门在定淮门以北,下关狮子山南路,1928年改名新中门,
40年代门拆除
发表于 2005-7-6 12:22:00



    钟阜门位于狮子山东侧,因门对钟阜、钟山而得名,此门与仪凤门东西相对,形成雉堞项背。明永乐年间,因此地荒僻而封闭。清代后期复开,因门面东,又要与东门相区别,俗称小东门,后补拆除。
发表于 2005-7-6 12:22:00



     金川门在钟阜门东南,朝向西北。因金川河经此而得名。1908年建宁省铁路,室外内火车道、轨线即从下关穿越金川门入城,30年代曾改名三名门。造型却鲜明的体现了朱元璋对不同地段趋于不同方法的建筑原则。
发表于 2005-7-6 12:23:00



    神策门,位于明朝京城北面,在今中央门的东面,玄武湖的西北端。城外不远处是幕府山和长江,在军事防守上地位相当重要。清顺治15年(1658年),郑成功北伐江宁府,败于神策门下,清庭便改其名德胜门,1931年改名和平门。神策门有三个特点:一是南京保存较完整的城门之一;二是城门在内,瓮城在外;三是瓮城门开在西北面,不正对城门;由于神策门规模较小,且不是南京的交通枢纽,明清、明国三代基本地盘不用,但它的建筑造型却鲜明的体现了朱元璋对不同地段趋于不同方法的建筑原则。
发表于 2005-7-6 12:23:00



    太平门,位于玄武湖东南角,富贵山与小九华山之间,因明初刑部、大礼寺等司法机关在此门劢,豁罪处斩者多在此进行,传说夜间,哀声四起,村民不得安宁,故门曰太平。1931年,曾改名自由门,但民间仍以太平门名延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