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还在读小学一年级,但对网络一点也不陌生,而且有些作业老师会布置在班级内部网上,我对此觉得总不是很妥。”当网友“与之倾心”把这个话题搬到杭州网论坛上时,不少网友都想起了近段时间的一句流行语:“很黄很暴力”——这是一名13岁的北京小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达的对于互联网的看法。 一时间,对于孩子是否应该在小学阶段涉足互联网的话题,在杭州网论坛上展开了一场热议。 摆事实 坚决禁止上网,真的需要就由家长代劳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何先生是医生,儿子贝贝上小学二年级。他明确表示:“我们不让他上网,如果要找资料,就由我们代劳。” 何先生说,贝贝喜欢看自然、探索类的东西,家里有很多这方面的课外书,贝贝的课余生活以读书为主,连电视都很少看。“看书完全放开,但是绝对不允许他上网,他似乎也挺接受,没怎么表示过反抗。” “我们让他间接接触网络,他有自己的作文博客。都是他写好文章,我们打字上去。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目的并不是鼓励孩子上网。”何先生表示最担心的是游戏,“一开始也让他上网过,发现他喜欢玩QQ游戏,我们觉得苗头不对,就直接禁止了。小孩一旦游戏上瘾,那是很难控制住的。” 至于黄色信息,何先生倒觉得孩子上网也还找不到。 “青少年掌握一种新知识比较容易,所以真要学电脑,他们很快就能学会。但是最终能够成为电脑天才的少之又少,有网瘾的人倒是更多。所以权衡利弊,我认为还是控制的好。”何先生说。 亮观点 反对派 孩子太小,自我约束能力差 提出话题的网友“与之倾心”是反对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网络,弊大于利。对小学生而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初级的知识,逐渐认识做人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有人认为网络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不懂网络就注定被时代淘汰。但是小学生根本就不具备自律能力,如果对这样一群缺乏保护的羔羊开放网络,是非常容易让他们走上误区的。” 很快,就有网友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拿出来说事。 梅一窗:“一定要控制。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一开始我们也让他上网,但是发现他一上网基本就是玩游戏,所以我现在坚决不给他机会。” 从回帖看,过半网友都表示了反对。网友“莫名的忧郁”直言:“网上黄色图片、过激言论等有害信息太多,小学生自己无法分辨有害信息,容易跟样学,走歪路。” 网友“风雨飘渺”还提出了家长方面存在的因素:“少儿自我约束力差只是一个方面,同时很多家长也缺乏育儿的理念。我觉得既然没办法管理,那还不如完全遏止,防患于未然。” 赞成派 上网是应该掌握的技能,放手未尝不可 相对的,表示赞成的网友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网友“归去斜阳正浓”:“适当的上网也有好处。一方面,小孩子可以早点掌握计算机的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知识、信息;而且,玩玩小游戏也没什么关系,不要沉迷就好了。” 网友“小皇后”:“其实以现在的社会来讲,这也是一种时代趋势。家长们的那个年代小时候是玩洋片弹子球,现在的小孩子生活在高科技年代,童年娱乐就变成电脑游戏。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社会更新。美国的孩子还不是都一个个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发邮件、做网页了啊。” 网友“听说”:“今后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小学生上网就像应该具备语言能力一样,无可厚非。试想,以后都是互联网作业了,老师要求网上提交作业,参加工作也都是互联网上完成,就是恋爱方式也可能是先从网络起步了。不会上网,以后就不能‘存活’。” 网友“流浪的拖鞋2005”说:“这其实和赞不赞成未成年人谈恋爱是一个道理。只堵不疏或是只疏不堵都是没有用的,真正要化解这对矛盾还得堵疏结合,因材施教。看孩子不同的情况来决定。” 提方法 家长除了引导,自己也要带好头 无论赞成与否,随着社会进步和家庭条件的提升,孩子与网络的关系必然成为越来越多的家长即将面对的新课题,于是解决的方法便成了大家探索的方向。 家长的责任在很多网友看来是极其重要的。网友“chengzhuo”首先提出:“完全不让孩子上网比较难做到,但是家长必须要多留心孩子究竟在网上干什么,从而对症下药来进行引导。比如你发现他喜欢玩游戏,你就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体游戏来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益智类的七巧板啊,拼图、模型等等。同时,还可以主动给孩子找几个好的网站放到收藏夹里,方便他们经常浏览。” “很多家长自己要先带好头,不要一天到晚就在电脑上打牌打麻将,孩子看到了也会手痒的。”“银鳕鱼”的说法十分中肯。 网友“舞娘潇潇”则建议家长一定要在家中的电脑上安装监控软件:“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绿色软件都可以帮助监督小孩子的上网行为,可以限制他们的浏览级别,也可以控制他们的上网时间,这对不太有时间在家管小孩的家长是十分适用的。” 注:为保护未成年人,文中所提儿童姓名均为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