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是一种教学方式.讲和练怎样结合呢 最近我们也一直在探究这个问题.
一种是"精讲多练",强调精讲后要让学生适当地练;另一种是"精讲精练",强调的是精讲后要让学生有示范性,代表性地练;再一种就是"讲而泛练",意思指有的内容通过讲述,泛泛一练或不练,只要明白就行了;还有一种是"精讲不练",只要讲得好,讲得精,学生不练也能掌握其实质及其要领.
这四种提法来自不同教学内容,归纳起来,我们称其为"精讲善练,讲练结合".也就是说,讲课无论何时都要精讲,一个学生学很多门课,如果教师都要旁征博引,必然喧宾夺主,学生听得热闹,而收效甚微.精讲有利于记忆;练习多少,要看教学内容,课程性质,不管如何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实践,去思考,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锻炼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如果把"多练"理解为"练的越多越好",无限地加码;把"精练"理解为"练得少一点",于是对习题作业不加挑选,使学生无法去理解解法,程序,规范,无法起到"解剖麻雀"的作用,这都达不到练习应用的目的.
基于上述的观点和认识,我想说几点:
1,各门学科的练习方式应该不一样的,什么都是动笔,我想不是太合理.比如说英语,可能应该侧重一点口语.
2,每一堂课练习的时间,强度等应该不一样.可能有的课时不需要太多的练习,有的课时可能需要多点练习时间.
3,讲和练如何结合,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可能很有讲究,就像烧肉,什么时候该文火,什么时候要焖一下,时机很重要.
4,总的来说,讲和练都要精,不是多就是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