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
很高兴能再一次走进“现代与经典”感受大师们的教学风采,那一节节精彩纷呈,各有千秋的课堂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重复演绎。有感动,更有触动。
一、学生
我不得不承认,孩子们的表现太另我惊讶了。虽说是小学生,可是英语词汇量是如此之大,有好几次,我都捏了一把汗,好几个单词是我大学期间才接触到的,可是这些孩子竟用地如鱼得水。他们敢说,敢问,有时感觉就是个“小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林丽老师那节课中在讲到现在进行时时的那个小男孩大方表现,足以让我为他竖起大拇指。这样的瞬间并不是偶尔,而是经常,所以震撼于那种师生之间在课堂中擦出的火花。
二、老师
在本次学习中,我还折服于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他们流利的口语, 娴熟的简笔画,使得课堂有张有弛,富有艺术性。不过,我佩服他们的是他们比我们做得好,但我们又常常忽略或欠缺的一些地方。
第一,充实的准备。本次学习中,我见识了岑振祥老师的细心一面,虽说是男教师,可是他在课前给南师附小的老师发的详细的记载学生们的准备活动的邮件,一点也没有男老师的粗犷。
第二,对文本的解读与拓展。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光要能准确的把握教材,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拓展与延伸。朱红娣老师就很好地做好了这一点。听课的时候,我还纳闷,怎么课文与安排表中的材料不同。原来,这就是朱老师高明的地方,她很好的做好了备学生。之前的这份材料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相对比较简单。朱老师就动了一番脑筋,将所学内容与五年级即将学到的现在进行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举两得。改动不大,可却合理地开发和生成了课本资源。还有,林丽老师将漫画《父与子》带进的课堂的设计,也我不自觉地说妙。
第三,课堂随机处理问题的能力。一直以前,就惊叹于田湘军老师的课,他活泼,幽默,大气,自信。可细想开来,这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需要他多学多磨。一个小插曲,与大家分享。本次学习中,他讲到nick name的问题时,为了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个单词的意思,他找到一个小男孩来对话配合。 “ I think you are very strong, a little fat. Can I call you P...” 学生在这时的第一反应想到了Pig,为了能够很好地化解这个难题,田老师很好将其引到了panda,并且告诉学生It’s lovely. 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 “Do you like it?” “No.” 老师又很好地告诉学生,如果想给别人a nick name,必须小心,问问别人是否喜欢。适时并恰当的教育,顺其自然,并且还很好地维护了这个小男孩的自尊心,让其免受了伤害。
三、自己
本次学习触动大还来自沈峰老师。平时的听课学习,自己一般并不能做好及时评析,久而久之,可能之前的想法会忘了不少。本次学习中,沈老师在讲报告之前,先让我们评论一下下午主维山老师和岑振祥老师的课,不在多,但至少要说一个优点,一个建议,然后大家交流,这样的设计一般的老师都是胆怯的,我也不例外。其实,我的一些评析想法和沈老师的类似,可自己就惭愧的是,为什么别人就能说得那么有理有道呢?想想,大部分原因还是由于自己懒啊。惭愧!
很高兴自己能满载而归,希望自己可以飞得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