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浅谈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slj 2011-11-26 20:40 [复制链接]
浅谈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现在很多的年轻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很高,又不知如何施教,有的把家庭教育搞的过于繁琐复杂,教什么,怎样教,很困惑,不得要领。便人云亦云带孩子上这班上那班,弄得孩子家长如同赶场,疲于奔命。其实家庭教育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遵循传统观点,(2)按照客观规律,(3)符合儿童成长的年龄特征。教育的内容、方法也不复杂。在家教孩子知道洒扫、应对、进退足已,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越是简单,往往越被人忽略,越是简单,有时越难以坚持,这样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关于幼儿的家庭教育,我觉得常见的方法如下:
第一,要从小注重行为习惯培养,是教育的基础。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其实习惯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是不假思索就自然地经常地反复地去做;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根据需要完成的。如每天要刷牙,洗脸等。孩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形成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为人父母在家可以培养孩子在长辈清扫时,告诉孩子怎样使用簸箕、笤帚。进餐之前培养孩子怎样使用勺子、筷子;与长者一起吃饭时,告诉孩子长者先,幼者后;每天培养孩子作息时间有规律,以及早晚问候长辈等。这样就会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六岁前的孩子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爱劳动的习惯、爱惜物品的习惯。
第二,做人的扎根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慎终如始,从孩子懂事起就正确引导。倘若开始教不好,后来很不容易矫正。孩子在13岁之前,天真未泯,善于模仿,记忆力最强,最容易教好,也最需教导。所谓“先入为主”,在这时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将受益无穷。《三字经》说“人之出,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果我们为人父母的利用这一段黄金时期,用圣贤的智慧熏陶我们的孩子,教导秉性纯良的儿童,那么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孩子形成对人、对事、对物应有的态度。对人: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关怀体贴他人,教孩子互助帮助、宽厚待人。对事:强调重视礼仪、讲求信用、教育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知错必改。教孩子面对困难,能冷静,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物:懂得物资来源的艰辛,感恩大自然的赐予,爱护动物和植物,对物品要爱惜。
第三,寓教于幼儿游戏之中,是养育的途径。
游戏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幼儿的个性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孩子都是喜欢玩游戏,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最容易收效。孩子喜欢游戏就象鱼儿喜欢水、鸟儿喜欢飞翔一样,孩子游戏起来会全身心投入,忘记一切。从游戏中,孩子可以得到许多经验,兴趣就更浓厚了。如男孩子们喜欢枪,有一次孩子就和他堂哥(上大班)两个人去玩射敌人(把空调作为敌人)的游戏,他们拿着枪(没子弹的那种)互相配合,发现目标就去发射,个个欢声笑语,天真可爱,也感染了家长,游戏中体现了孩子洁白无暇的天真,互相配合协作,练习了小手的灵活性。
第四,代替、分散、转移法是育儿的方法。
当幼小的孩子有不好行为时,做父母的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有个人的情绪倾向,而是用好的行为或物品去代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实践证明,代替或转移的方法,可以免除孩子哭闹带领的尴尬,使孩子乐于听从家长的正确要求。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有时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好找到合适的替代物,那么,应该讲清楚不能做的道理,即使他哭闹,也要坚持不改变正确的态度,而去依从孩子的错误行为。
第五,用鼓励的方法行之有效。
     每个人都爱听赞美的话,况且是孩子呢?穿一件新衣服都要让别人看,有一点进步,就要告诉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做父母的可以利用孩子这种心理,指导他们的品性和行为,父母看见孩子做了一件好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好事,一个举动或一句得当的话,都应用语言或做一细小的动作来鼓励,如抚摸一下头,拥抱,亲吻,以示对孩子言行的肯定和鼓励。即使看见孩子做了不好事,也要耐心地正确引导,鼓励他努力改正,同样需要语言和动作,鼓励孩子知错就错就好。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中经常鼓励孩子,孩子帮助他人,都是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幼儿园,如果孩子有自私自利的言行,父母都要明确表示自己的否定态度讲清道理,甚至提出批评和警告。父母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喜好,鼓励孩子扬长避短健康成长。
第六,注意自律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律意识的培养。首先要让孩子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懂得进退。如家中有病人,告诉孩子玩的时候要轻手轻脚。有人睡觉,告对孩子小声“嘘” 示意他有人睡觉,不要出声音。孩子上下楼不要蹦跳,要顾及他人的安宁,现代家庭的孩子少,从小养成自大,为所欲为的习惯,要注意仪容的整理,孩子大都不知道去整理他所玩过的玩具,父母要说给他听,做给他看,诱导他使之慢慢养成自律的习惯。这种习惯不从小时侯训练,长大以后很难形成,还是不肯整理东西,现在还有许多大孩子起床后,自己的被褥也不叠,这种惰性,都是小时侯父母没有要求所至。父母引导孩子出言谦敬有礼。孩子在自律的要求环境下逐渐就学会自律。有自律的孩子长大后,才能确保守秩序,才会有遏止欲望的力量。
第七,身教胜于言教。
在幼儿家教过程中,家长首先要做到身体力行,要求要以身作则。对孩子要守时,守信。承诺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做到,要解释清楚,说明理由,得到他们的谅解,还要注意不轻易“许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很多孩子的言行都与家长有关。
以上几点教育孩子的方法,我认为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较为重要,做起来也简单。“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也决定着他们前进人生的道路,让我们为孩子拥有良好的个性而共同努力着!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11-11-27 12:13:16
说得很是在理啊!谢谢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1-27 21:19:58
不错!@值得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