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夏至 清凉消暑夏至粥

草园闲农 2013-6-25 14:31 [复制链接]

[美食DIY]

  赤豆粥

  原料:大米250克、红豆500克、白糖适量做法:
  1、红豆洗净后入锅煮开改小火至熟透;2、盆中放上适量水,把煮好的红豆放在带小孔的容器搓洗,洗去豆皮,让豆沙漏入水中沉淀;3、用一布袋过滤掉水份即制成豆沙。将豆沙炒熟,加入适量新鲜猪油(豆沙与油10:1)、白糖,拌匀;4、锅内放水和米煮开后改小火,至粥汤稠浓;5、将粥盛入碗中,加入适量豆沙拌匀即成。

  绿豆粥

  原料:大米250克、绿豆150克、白糖适量做法:
  1、将大米用清水淘净,绿豆去杂质,用清水洗净;2、将绿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旺火烧滚,小火焖煮40分钟左右,至绿豆酥烂时,放入大米;3、中火熬煮30分钟左右,煮至米粒开花,粥汤稠浓即成。4、待粥冷却后,加白糖拌匀皆可。

  小贴士>>>

  熬粥的几个小窍门

  1、熬粥时原料若有多种,应根据原料的不同按照次序煮,不要同时下锅,不易煮烂的豆类要先放。如果要让绿豆"开花",先将豆子煮开,放米之前激几次凉水,豆子受到热胀冷缩作用的影响后,较容易开花。熬莲子粥要先去心,否则容易发苦。如果要保持鲜百合的鲜脆口感,等粥快熟时再放入。喜欢甜食的话应后放糖,不要把糖放早在锅里煮。
  2、熬粥时要把握好米和水的比例,一般以1:10-15为宜。煮之前最好一次性把水加足,避免中途加水,否则粥会变稀,难以做到水米融合,在粘稠度和香味上也会打折扣。
  3、煮粥通常需要小火慢炖,耗时较长,上班族通常没这么多时间。可购买市场上带熬粥功能的智能电饭煲,一些电饭煲还带有预约功能,按照规定的比例加上水和米等原料后,设定好第二天早晨的用餐时间,按下预约键,次日电饭煲即可准时将粥煮好,且不用担心粥溢出,十分方便。
  跟着时令吃吃吃 #杨梅#夏至杨梅满山红,按照时令节气,地产杨梅进入采摘期。杨梅,又名龙晴、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得名
  杨梅。据对河姆渡遗址的科学
  考证,发现早在6000多年前,人门已开始食用野生杨梅。中国东南各省均产杨梅,以浙江、江苏苏州洞庭山等地的产品最为著名。
  天枰:又到了泡杨梅酒的时节!
  鼎之言:今年雨水多,杨梅的口感受到了影响。

  夏至粥
  本报记者利刚

  过了夏至,炎热的夏天就正式开始了。苏州人夏季饮食讲究清淡,过了夏至,清凉解暑的粥往往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食品。在美食家袁枚看来,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食品。他在《随园食单》中就曾写道:“粥饭本也,余菜末也。本立而道生。”足可见粥在其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
  夏至节气苏州人有吃粥的风俗。在苏州的常熟、太仓一带,到了夏至这天家家吃粥。夏至时节,新小麦已经上市,因此也成为粥的原料之一。光绪《常昭合志稿》记道:“夏至日,以新小麦和糖及苡仁、芡实、莲心、红枣煮粥食之,名曰夏至粥。”宣统《太仓州志》记道:“夏至日食夏至粥,以小麦、蚕豆、赤豆、红枣和米煮粥,互相馈遗。”除了古籍,苏州的民间俗语里也有夏至吃粥的说法,如:“夏天吃粥,郎中要哭”,以及“夏至勿吃粥,死了无人哭”等,言外之意是夏天吃了粥身体就不容易生病,甚至连医生都不用看。
  苏南地区的饮食习惯最重时令、物候。夏季天气燠热,体乏神销,甚至出现“疰夏”的症状。所谓“疰夏”是中医上的说法,是指人感染暑热之气引发胃口不开、乏力倦怠、眩晕心烦,严重者导致脱水、中暑的现象。因此苦夏时节饮食宜清淡。浓油赤酱、肥甘厚味会增加肠胃负担,亦损脾胃。本地夏季流传“吃六月素”的习俗,不是没来由的,是宝贵的饮食经验。夏至吃粥,用苏州人的说法,其实也是为了预防“疰夏”。在常熟地区,吃夏至粥是老传统,这种粥往往以糯米为主,同时掺小麦、赤豆、豇豆、玉米、红枣之类,加红糖熬成糖粥冷食,实则是杂粮粥。不过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在的夏至粥往往都简化了,以糯米为主,通常只放赤豆或者绿豆。
  熬粥也是有讲究的,不是一把米放到水里熬出来就能称为粥。袁枚在《随园食单》的“粥单”甚至还给粥制定了标准:“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熬粥时米好水的比例很重要,中国烹饪大师白常继认为,一般煮粥要一碗米放十碗水为最好,中途还不能加水,否则粥会澥,在粘稠度和浓郁香味上大打折扣。熬粥时的火候也相当重要,要慢慢熬,宁可人等粥,也不要粥等人,这样煮出来的粥脂膏稠厚,香滑爽口,可谓粥之上品。
  熬粥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苏州人还喜欢用吃剩下的米饭加开水泡泡,即为“泡饭粥”。过去烧饭用土灶,出焦黄的锅巴,以此做“泡饭粥”,吃起来很香。文人包天笑就曾形容过苏州地区的两种粥:“一为白米粥,腻若凝脂,一曰泡饭粥,有饭焦香味,我颇好之”。
  作为粥的一种,赤豆糖粥是很多苏州人爱吃的小吃。在苏州,提起地道的糖粥,很多人都会想到两个去处。一是皮市街的潘玉麟糖粥。此处的糖粥虽然只是一个摊位,但粥在苏州的小吃圈内却相当有名气,其熬制的桂花鸳鸯糖粥香甜爽滑颇为抢手,下午出摊只需两三个小时,糖粥往往便会销售一空,去晚了还吃不到。另一处品尝糖粥的好去处是苏州狮子林附近的吴门人家,这里每天早晨也供应地道的糖粥。在这里,食客甚至还能看到过去走街串巷卖糖粥的“骆驼担”,边品尝美味的糖粥,边听着“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的叫卖声,别有一番情调。
  除了赤豆粥,苏州人夏季还特别钟情清暑解热的绿豆粥,讲究一点的还有酸甜乌梅粥、冰糖雪梨粥、红枣莲心粥……即便是一碗白粥,搭配什么吃也相当有讲究:一碗碗盛出稍冷后,佐以酱瓜、乳腐或油氽豆瓣“搭粥”,赛过山珍海味,老苏州还喜欢吃粥时搭配时令美食虾子鲞鱼,爽口的粥配上鲜咸的鲞鱼,胃口大开。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