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yongshengff 发表于 2015-6-23 09:00:55

多项选择题诱导学生猜答案,得分不一定客观反映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由于一般大型测试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语音、语法、词汇、听力和阅读理解,所以教师在平时设计试题时也会采用选择题。其实,这种模仿行为不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因为大型考试对效度、难度、区分度、题型设计和分值比例都有规定,具有科学性;而教师在自己设计试题时,很难预测它的科学性。据笔者调查,目前大部分教师对语言测试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但还不足以用来设计类似的试题。教师们了解的仅仅是人们常提到的水平考试、成绩考试、标准化考试、信度和效度等,了解区分度、可行度的教师仅有20%一30%。语言测试是一门跨领域学科,涉及到统计学、心理测量学、语料库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学科的知识,要掌握它不是一件容易事。中国学生学英语属于外语学习,而不是二语习得。 “第二语言学习”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为外国移民设计的英语课程,目的是帮助这些人融入该国社会。它具有自然的英语语言环境,而在我国英语并非官方语言,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所以小学生在缺乏英语环境、科目众多、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能知道正确选项已经不容易,如果再拿几个相似的错误选项和正确选项混在一起,他们往往很难分辨出正误,甚至会将错误信息记在大脑中。另外,由于答案可以被“猜”出,学生会感到考试就是在做一种“猜答案”的游戏,自己不需要牢记语言知识和认真地开拓自己的思维。这在无形中会培养小学生一种投机取巧的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坏习惯,无法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主动思维的习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项选择题诱导学生猜答案,得分不一定客观反映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