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有何紧急退热办法
发热是指人体温度超出正常 (口温超过37. 3℃、腋温超过37℃、肛温超过 37. 5℃ ) ,它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 ,是人体对病菌侵入后的防御现象。所以 ,对于体温不是很高 ( 40℃以下 )的发热 ,不必盲目服用退热药 ,凡原因不明的发热者 ,都应先到医院去看病 ,尽早明确诊断 ,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合理的治疗。发热过高或过久 ,对人体不利 ,小儿尚可引起抽风 ,故有时退热是必要的 ,在保证室内通风凉爽的前提下 ,下列方法可供选用 :1.多饮水 :要病人多饮些盐糖水、果子汁、菜汤、牛奶等。吃奶的孩子 ,奶可调稀些或多喂水。多饮水不但有利于退热 ,可防止因高热引起的脱水。还
2.温湿敷 :温水一盆 ,以不烫手为度 ,浸湿毛巾 ,不断擦浴病人的胸、背、四肢 ,擦后将湿毛巾敷于病人胸部。要经常换水 ,保持一定温度 ,水凉不能使小血管扩张 ,以至达不到利用体温使水蒸发、把大量热带走而降温的目的。此方法对于皮肤苍白、四肢发凉者较适合。
3.冷湿敷 :冰水或冷水一盆 ,用小毛巾或旧布折叠数层浸湿 ,拧成半干 ,敷于头部、腋窝、肘窝、腘窝、腹股沟 (大腿根部 ) ,毛巾及旧布热后再浸湿交换。此法适合于皮肤很温热的病人。
4.酒精浴 :用 3 5 %~5 0 %酒精或白酒加水少许擦浴四肢、头额、颈、胸背 ,对腋下、肘部、腹股沟和腘窝等大血管附近处 ,擦浴时间稍长些 ,每次擦浴时间小儿 1 0~ 1 5分钟 ,成人1 5~ 2 0分钟。擦后半小时再测体温 ,若烧未退 ,可重复擦。需注意 ,擦头额部时要防止酒精流入眼内 ,且一般不用酒精擦腹部。此外 ,浴时要避免过多暴露身体 ,以免受凉。擦
5.药物降温 :在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 ,可服适量退热药。如中草药蒲公英、银花藤、板蓝根、鸭跖草、柴胡、大青叶等 ,任选2~3种 ,各 1 0~1 5克煎水服 (小儿 2~ 3克 )。西药如阿司匹林、AP C、扑热息痛、布洛芬等 ,可选用 1种 , 1次服 1片 ,4小时后可再服 1片 ;小儿 2~3岁每次 1 / 4片 , 4~ 6岁 1 / 3片 , 7~ 1 2岁1 / 2片。也可用小儿退热片 , 2~3岁每次 1片 , 4~6岁 1片半 , 7~ 1 2岁 2片。另外可含服柴胡滴丸 ,或肛门内注退热灵。
学习中,呵呵,谢谢分享。 学习了~~~~~~~~ 学习中,呵呵,谢谢分享。
还有用冰块敷额头 学习了。。。。。。。。。。。。。。。。。。。。。。。。。 学习了 谢谢分享 辛苦了 学习了 谢谢分享 很有用 哈哈 打个退烧针,妥妥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