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彬 发表于 2013-10-25 15:30:32

其实我们的课可以上的更精彩

在今年教学节时,听了四节课,这四节课上得都很精彩,每位老师都顺利完成了自己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但是又总感觉少了一点什么?仔细想过之后才发现这几节课都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 1、课上孩子们似乎都在认真听讲,但为什么高举的小手都只有那么几只,回答问题的孩子都是那么几个呢?2、每位老师都拖堂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现象呢?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水平太差,还是因为这些孩子本来就不喜欢举手呢,其实都不是,我觉得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受“马太效应”的影响,从而导致孩子不敢举手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来自于圣经《新约8226;马太福音》。“马太福音”中第十三章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这种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便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此段话由百度搜索所得)
纵观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更偏爱那些回答问题流畅、正确的学生,给予他们的表扬也会自然地流露。而对一些思考问题较慢、经常答错的学生,或是暂时思考不全面,导致出现问题的学生,置之不理,或用冰冷的语言让其坐下。特别是上公开课时,老师都害怕让那些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回答问题,生怕他们冒出句什么话来,让自己无法应对,所以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喜欢叫那些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孩子。这样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就会丧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整堂课就成为了那些好学生的表演秀了!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不及时调整这种偏爱心理,就会导致教育的失误。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及时调整这种心理呢?
首先我觉得我们老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并且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犯错误,老师自己都会犯错,何况是学生呢?所以当学生犯错时不要拉着一张脸。急着叫他们坐下,可以在言语上给予他们鼓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犯了错误而沮丧,下次仍会举手。在课堂中我们也应该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索和接受数学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她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能做到客观、公正、平等,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力争把“爱”的阳光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例如:在每次争论结束,吴老师都会真正地祝贺获胜者:“祝贺你们,是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吴老师并没有忘记身边暂时败下阵来的同学,仍然深情地握住他们的手说:“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的问题出现,才给全班带来一次有意义的讨论。”别小看了这一次握手,一声感谢,它使成功者体会到快乐,使暂时失败者找回了面子。如果吴老师不去理会这些暂时的“失败者”,有可能使这些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或抵触情绪,从而产生“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成为永久的失败者。
其次,我觉得我们课前备课时,应该设计各种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课上都有表现的机会,从而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缺少激励性的评价,从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导致“拖堂”。
我觉得在这四位老师的课中都缺少了激励性的评价。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这一节课的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由此不难看出,评价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曾有人就“你希望老师如何在课堂上评价学生”展开调查,学生普遍希望:
(1)教师能赏识我们,经常恰当地给予肯定与鼓励;
(2)教师能宽容地对待我们的错误;
(3)评价时态度亲切,语言丰富、生动;
(4)评价能结合奖励机制。
可见学生需要的是激励评价。那么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觉得首先评价语言要丰富。在课堂上表扬学生时,最常用的就是“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不错”等平铺的词语,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这些表扬的话太笼统,学生容易听腻。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给予他适当的评价。如:吴正宪老师在上《估算》一课中,她是这样评价的,当学生一孩子坚持要精确计算时,她说:“好,看来你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没关系,到底是估算好还是准确计算好呢?我们慢慢体会。”当出示两个答案学生回答哪个可能正确时,吴老师又是这么说的:“我觉得这几个同学的发言都挺有道理的,有的同学从实际出发,大象不可能那么重;有的同学借助大家估算的经验;还有的同学从估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蛮好的。估算又一次帮助我们进行了选择。”当学生说完自己对刚才的估算结果的一点思考时,她说:“你很善于思考,其实你估的结果已经可以了,但是你还能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问题,进行调整,老师为你的这种精神而感动。”多么精彩的评价语呀!听了这些话,我们的学生怎么会不喜欢我们数学老师?怎么会不喜欢上数学课?怎么会上课不认真听呢?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又怎么会低呢?
    其次,我们教师可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评价。一个真正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轻轻地抚摸,一个热烈的拥抱,这些发自内心的无声评价在课堂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我想,如果我们的老师能从这些方面去努力,我们的课一定会更加精彩!

melissa2007 发表于 2013-10-28 01:16:46

“我们教师可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评价。一个真正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轻轻地抚摸,一个热烈的拥抱,这些发自内心的无声评价在课堂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立彬 发表于 2013-10-28 08:15:02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来自于圣经《新约8226;马太福音》。“马太福音”中第十三章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wll9901 发表于 2013-10-31 08:39:34

学习了,好好研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其实我们的课可以上的更精彩